首页 资讯 正文

铁蹄下的行动——访西蒲密印《论持久战》遗址

体育正文 228 0

铁蹄下的行动——访西蒲密印《论持久战》遗址

铁蹄下的行动——访西蒲密印《论持久战》遗址

西蒲密印《论持久战》遗址。(图片由西蒲村(púcūn)村委会提供) 在太原市小店区南部的(de)(de)汾河东岸,有一个仅有470户村民的美丽小村落——西蒲村。这里曾发生过振奋人心的抗战故事。 抗日战争时期,毛泽东同志的《论持久战》单行本辗转传到清太徐县后,时任宣传部(xuānchuánbù)部长的张云如获至宝,手不释卷地进行了通读。张云认为,应该将此书(cǐshū)尽快传播出去,先武装(wǔzhuāng)干部(gànbù)和知识分子,再进一步教育广大工农兵群众,将抗日的烽火越点越旺。 随后,张云见到了清太徐县委书记(xiànwěishūjì)肖靖,将想法和盘托出。肖靖支持地说:“这件事情在日寇的铁蹄之下进行,咱们就称它‘铁蹄下的行动(xíngdòng)’吧。有啥困难你提出(tíchū)来,我们大家帮你解决!” 张云开始东奔西走地筹备,几经辗转,找到了(le)“四景堂”文具店店主武时景。当时,武时景在肖靖和张云的支持下,在日伪统治(tǒngzhì)下的太原县城(xiànchéng)以文具店为掩护,为抗日民主政府提供文具纸张等物资,并在汾河东面的西蒲村买了房子、购置了石印机(jī),并请了一名抗日志士(zhìshì)为助手,办起地下印刷厂,既石印小学课本又秘密(mìmì)誊写、印刷抗日救国宣传品。 房子有(yǒu)了、设备齐了,谁(shuí)来抄写呢?武时景向张云推荐了毛笔字写得又快又好的小学教员卜峻先生。卜峻曾对张云说:“我(wǒ)一个文弱书生,在抗日这样的家国大事上,可以发挥自己的一些力量,十分荣幸(róngxìng)。不论面临怎样的危险,所做之事全为抗日救国。” 全部工作(gōngzuò)准备好后,他们(tāmen)便开始秘密印刷。当时,西蒲村是敌占区,这样的行动必须速战速决。于是,他们在敌人的炮楼下,冒着生命危险干了十几个不眠之夜(bùmiánzhīyè),秘密印刷了100本5万多字(zì)、76页的《论持久战》。 每当夜深人静,卜峻便将窗户用黑布遮挡得严严实实,用毛笔在石印药纸(yàozhǐ)上一笔一画地誊写蝇头小楷,平均一夜要写5000多个字。他一边写一边理解,一字一句地读懂了《论持久战》的真谛。抄写完后,他向张云提出(tíchū)了加入中国共产党(zhōngguógòngchǎndǎng)的请求(qǐngqiú)。 武时景每天穿梭于西蒲村(púcūn)和南格村之间。四景堂的石印版不大,每晚只能印一次,而每印(měiyìn)一次,就得在黎明前将版上的字迹(zìjì)擦掉,一则为了保密,二则为了重写新的。负责石印的师傅也彻夜工作,印刷、擦磨版面(bǎnmiàn)全凭他一个人干。为了抗日救国,大家无怨无悔。 石印是(shì)一种近代(jìndài)化学印刷技术,先用特殊药剂将原稿上(shàng)的字样誊印在石板上,再涂酸化剂固定。于是,石板上有字样的位置会亲油斥水,无字样的位置酸化后则亲水斥油。揭去药纸,涂上油墨,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来印书(yìnshū)。 考虑到操作过程中会有声音,为避免暴露,武时景想了个好点子。他购置了一台织布机放在隔壁房间,当开始印刷时,他就叫儿媳(érxí)去织布,用织布机的(de)声音掩盖(yǎngài)石印机的声音。儿媳很不理解,为什么要在晚上织布?但武时景并未多言,只说:“这件事你就不要问原因了,按时(ànshí)织布就可以(yǐ)。”整个过程中,他们特别小心谨慎,以织布机的声音蒙蔽(méngbì)了敌人。 《论持久战》秘密印刷结束后,武时景(wǔshíjǐng)通过四景堂源源不断地为八路军采购所需物品、传递情报、掩护工作人员,成为(chéngwéi)抗日政府的(de)重要联络点(liánluòdiǎn)。卜峻(bojùn)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地下党小组长,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,发展党的组织和革命队伍。那位负责石印的师傅则由张云介绍,去清源后山参加了八路军。 《论持久战》全书石印出来装订成册,分发到同志们手里,还送入附近的(de)敌占区,经地下党(dìxiàdǎng)传播,极大激发(jīfā)了当地以及周边群众的抗日斗志。 如今,西蒲村党支部书记赵宏彬(zhàohóngbīn)是一名“85后”,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(gōngzuò)。一次整理村委会旧资料时,他翻出西蒲村汾河渡口伏击战及秘密印刷(yìnshuā)《论持久战》的线索,接连走访知情老人、联系专家求证,让这段尘封的历史逐渐(zhújiàn)清晰。 为更好(gènghǎo)地传承和弘扬西蒲密印(mìyìn)《论持久战》的故事,2021年,小店区委组织部(zǔzhībù)、区委党校、北格镇党委、西蒲村党支部工作人员以及西蒲密印《论持久战》当事者的后人,多次召开《论持久战》在山西(shānxī)展览馆建设座谈会。 随后,在离原址几百米远的地方,西蒲村(xīpúcūn)开始修建《论持久战(lùnchíjiǔzhàn)》在山西展览馆。这是山西省(shānxīshěng)首个以《论持久战》为主题的专题展馆,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,以毛泽东创作《论持久战》及其传播历程、历史(lìshǐ)地位和(hé)作用为主线,以《论持久战》在山西印刷为元素,讲述专题党课。 2021年4月,该馆(gāiguǎn)建成开馆,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(píngfāngmǐ),分为(fēnwéi)4个篇章、7个展览室,从(cóng)创作背景、创作过程、“铁蹄下的行动”、新时代的回响4个方面,利用图文展板、历史物件和珍贵纪录片资料等,直观、系统、全面地展示了《论持久战》的创作历程与深远影响(shēnyuǎnyǐngxiǎng)。该馆特别对1939年在西蒲村秘密印刷《论持久战》并广泛传播这一史实,进行(jìnxíng)了深入挖掘和资料整理。 2025年,西蒲村又开设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体验(tǐyàn)(tǐyàn)馆,新增(xīnzēng)国防教育体验馆和抗战军械历史实景体验馆,希望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的种子。 记者 王 丹(dān) 太原日报
铁蹄下的行动——访西蒲密印《论持久战》遗址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